2月23日上午,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方东玲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华银峰深入图书馆新建古籍阅览室调研指导工作,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古籍研究人员陪同调研。
方东玲一行实地查看了古籍展阅厅和书库。图书馆负责人汇报了古籍室的建设情况、馆藏状况以及古籍开发利用设想。
方东玲对古籍室的建设成效给予了肯定。她强调,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,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,要挖掘古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作为古籍收藏高校,要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要加强古籍保护,利用科技手段,优化保存条件。二是要开展古籍整理研究,组建研究团队,协同推出一批成果。三是要做好古籍综合利用,为教学、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。
华银峰在调研中指出,图书馆要发挥主体作用,认真谋划,加强协同,创新古籍文化传承,切实做好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。
据悉,我校图书馆古籍室始建于1989年,旧址在三孝口校区图书馆,2023年在锦绣校区新建古籍室,将古籍从三孝口校区搬迁至锦绣校区。古籍室藏书千余种,近三万册。其中,善本古籍215种2631册,被《安徽省古籍善本书目》收录达162种。本馆所藏古籍主要为明清时期的各类刻本、抄本、影印本等,其中以清代古籍为主体,同时藏有民国线装书万余册。目前,全省2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收藏古籍,我校古籍藏量位列第四,仅次于安师大馆、安大馆和皖西学院馆,在全省师范类高校馆中位居第二。我校馆藏古籍种类多样,内容丰富,包含经史子集丛各部。其中有精美绘本、名家批校点评本等,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、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。(图书馆)